公屋聯會與傳媒茶聚

2022 年 12 月 21 日

公屋聯會與關注青年住屋聯席於今日(12 月 21 日)舉行傳媒茶聚,就「簡約公屋」、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計劃、「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去向及青年宿舍項目提出多項建議。

促簡約公屋增加單位重用的可行性

公屋聯會副主席藍偉良表示,政府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推出「簡約公屋」的措施,目標在未來五年,即 2023/24 至 2027/28 年期間,興建約 30,000 個單位,主要提供予輪候傳統公屋三年以上的申請者,以紓緩基層市民住屋的需要。藍偉良表示,公屋聯會對於政策方向是予以支持的。最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進行會議,政府亦提交了詳細文件。其中,公佈了首批4個項目的選址,以及工程費用等,都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在現時公佈的4個選址,同屬於新界區,2幅位於屯門,1幅位於上水,1幅位於元朗,地理位置都較市區為遠。而其中有2幅選址位置稍為偏僻一點。藍偉良表示,擔心會減低項目的吸引性,因此,建議政府須要為這些偏遠地區,盡量提供基本的交通配套,方便居民出入。

而是次首批選址,約1萬個單位,佔了 3 萬間的 3 份之 1,屬於新界區,該會期望政府在餘下的項目選址中,盡力覓得包括市區或擴展市區的選址,可讓基層市民能夠有更多的地區作選擇。

另外,今次「簡約公屋」項目的設計及建築工程項目估計費用高達 267.9 億元,約平均除 3 萬個單位,大約平均每間成本約 90 萬元,造價不菲,亦引起了社會的關注。除了興建之外,重用組合房屋單位也可以善用房屋資源及公帑。在現時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當中,不乏單位重用的項目,如九龍樂善堂將於彩興路的過渡性房屋項目中,會重用宋皇臺道的108個組合房屋單位,亦都成為首個過渡性項目重用組裝合成的單位。

藍偉良表示,隨著房委會會更廣泛應用組裝合成法 (MiC) 建屋的技術,建議政府在設計這批「簡約公屋」的同時,可以考慮日後將這些單位重用於公營房屋項目當中,或其他政府的建築物,讓這些房屋資源得以善用,不致浪費。

而今次的「簡約公屋」措施,政府表示會以家庭申請者為優先,但未有提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住屋需要。特別對於非長者單身人士而言,由於屬計分制,獲配公屋單位時間更長。因此認為應在簡約公屋項目中,應撥出一定數量的單位予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入住。

截至 2022 年 9 月底,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雖然較上一個季度有明顯的下跌,但基層市民輪候上公屋的時間仍遠超政府承諾的三年,明白到社會對於項目的選址以及成本費用的關注,但對於處身於劏房等約20多萬名基層市民而言,由政府主導興建的簡約公屋,能夠在短期內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這個社會效益也絕不能被忽視的。

私人參建資助房屋應賦更多彈性

總幹事招國偉表示,在政府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推出「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將會於下個財政年度推出三幅土地進行投標興建資助出售單位,亦同時鼓勵發展商申請改劃私人土地興建資助房屋。該會是支持政策的大方向。唯現時政府未有公佈計劃的詳細內容,並認為計劃的目的除了是增加更多資助房屋的供應外,更應多考慮可有別於現時房委會推出的資助房屋方式。
招國偉認為從單位的設計、屋苑設施等,都可以讓發展商有更多的空間發揮機會,甚至乎可以考慮現時有私營機構推行興建資助房屋的計劃,對象為青年人或青年家庭,進一步回應青年的置業期望,增加更多不同類型的資助房屋項目可供選擇。因此認為,私人參建資助房屋應有其特色,而在補地價及折扣率的釐定上,都需要有一定的誘因,讓發展商能夠參與其中,否則政策難以持之以恆。

屋邨諮詢架構應予保留

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表示,現時,房委會轄下成立屋邨管理諮詢委員會(簡稱"邨管諮委會"),目的是將管理屋邨的參與進一步下放至地區層面,促進與住戶的溝通及加強住戶對屋邨管理工作的參與和認識,以培養住戶對屋邨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目前邨管諮委會的組成,其中主要部分為邨內各互助委員會的代表,但隨著互委會的取消,這對邨管諮委會的組成將會造成重大影響。文裕明認為,可透過重組的方式,繼續保留邨管諮詢會的架構,為房屋署與當邨居民之間繼續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樑,這對於社區是重要的。

對於重組架構的建議,文裕明認為可考慮鼓勵更多居民協會組織,由政府成立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參與邨管諮委會當中,同時房屋署亦可考慮邀請更多房委會及轄下的小組委員會委員,成為邨管諮委會的當然委員,進一步加強居民與房委會之間的定期溝通,相信有利於房委會制定各項房屋及屋邨管理的政策。

擴大青年宿舍項目

關注青年住屋聯會成員張琪騰表示,在《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會研究不同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應,包括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並將房間轉作青年宿舍用途,目標是五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宿位,而青年支付的租金約為市租租金的六成,並須承諾參與地區或志願服務回饋社會。
最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涉款10億元,推出資助計劃,支援非政府機構在酒店和旅館推行青年宿舍項目。對於政府進一步增加青年宿舍的供應,張琪騰對此表示歡迎。不過,認為挑戰不少。隨著疫情發展及內地放寬防疫政策,通關或在望,將會逐步增加訪港旅客,恢復旅遊業及酒店業,相信透過租用酒店及旅館經營宿舍的難度會較大,有可能會影響政策的落實。

張琪騰表示,公屋聯會與關注青年住屋聯席認為,可容許酒店或旅館的經營者,撥出部分樓層或房間改為青年宿舍項目,而非整幢項目,讓經營者可以平衡自身的業務需要。此外,現時政府有推行活化工廈政策,其中如促成改裝工廈作過渡房屋,提供政策的支持,建議可考慮鼓勵工廈改裝為青年宿舍項目,提供政策誘因,增加供應。從長遠而言,政府亦可以考慮透過收購的策略,如購入整幢工廈進行改建作青年宿舍進行經營,相信可大大增加宿位的供應。

除了透過資助方式增加青年宿舍外,政府亦可以透過私人參建資助計劃,可鼓勵發展商在興建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的同時,適量增加青年宿舍單位,推出融合住宅項目,如參考房協推出位於筲箕灣的樂融軒項目,既結合出售以及出租單位的混合發展住宅項目,提供更多不同的住宅供應。



 
   
相片下載  
相片1
相片2
此頁最近更新日期 : 2022 年 12 月 21 日
 


本會簡介
關於本會
組織架構
屬會名單
職員芳名
工作報告
本會章程
入會申請
支持本會

新聞動態
新聞稿
關注問題
問卷調查
焦點問題

專題文章
專題文章

刊物出版
專題刊物
屋邨簡訊
紀念特刊

政策資訊
公屋政策

房屋數字
公屋通識

聯絡查詢
公屋聯會

私隱政策
私隱政策

公屋聯會 Federation of Public Housing E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