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表了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多項房屋及土地措施,公屋聯會對於報告內容,大多老調重提,缺乏新猷,表示失望。
在房屋內容方面,我們樂見政府於稍後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中,已全數覓得興建316,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滿足未來10年約301,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較去年《長策》已覓得土地興建272,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多出約44,000個,這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對於重建石籬中轉屋以及房委會工廠大廈,本會亦予以支持,但期望可進一步加快重建步伐及時間。
不過,對於增加資助房屋供應方面,則未見新措施;就明年將分期出售下一年度的綠置居,首批約2,100個單位將預計於明年5月推出,本會估計很大機會房委會會把位於鑽石山第二期的公營房屋項目轉為綠置居項目出售,但本會期望房委會可就綠置居整體發展計劃進行全面的檢討,包括單位面積及設計上作優化檢討,回應綠表公屋戶的置業訴求。
此外,對於未有加快推行現金津貼計劃表示失望,在目前經濟不景的情況下,仍須待明年7月才開始派發現金津貼,未能讓更多基層市民得以受惠,也期望政府能配合現金津貼計劃,推行劏房租務管制措施,令租務市場得以健康發展。
至於土地供應方面,大多也是匯報過去的覓地進度。我們支持政府繼續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增建土地供應,以確保未來房屋單位供應的穩定。就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支持撥款申請進行前期研究,並要求政府在研究過程中增加透明度以及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而對於重建市區的三個寮屋區,本會歡迎政府邀請房協負責執行茶果嶺、牛池灣和竹園聯合村的市區寮屋區,安置居民,但本會也期望就牛池灣及竹園聯合村等地段,可研究作為日後彩虹邨重建的接受屋邨,故建議政府應作整體的規劃及研究,再作決定。最後,就港鐵的小濠灣車廠用地上,本會期望政府可因應目前公屋輪候時間持續上升的壓力,適量增加出租房屋的供應量,或以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70比30為基礎,加入首置盤,作為項目的發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