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房屋政策交了白卷

公屋聯會總幹事 招國偉 | 2020 年 2 月 28 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了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以 「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 作為預算案的主調。一如預期,政府大手筆地推出多項措施,涉及約1,200億元開支,當中的焦點更落在向每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1萬元,頓然成為了預算案的重要「亮點」。然而,現屆政府上任以來,一直把房屋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唯在是次預算案中,增加房屋及土地的措施卻交了白卷,只是老調重提政府的工作進度,難免令人感到失望。

根據預算案提供的預測數字,在2019/20至2023/24年度的五年內,公營房屋建屋量合共約為100,400個單位,數字基本與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相若,仍維持平均每年約20,000間。而在私營房屋供應方面,估計2020至2024年的四年內,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約為19,600個。還記得政府於去年底公佈新一份《長遠房屋策略》時,建議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縮減至43萬間,公營房屋平均每年約為3萬間,而私營房屋則平均每年為1.3萬間。可以預期未來幾年,公營房屋的平均供應量仍落後於《長策》目標,每年平均尚欠約1萬間,反觀私營房屋供應則超標,每年平均超出供應目標的一半。政府於2018年公佈《長策》時,修訂了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0比40,調整至70比30,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的重要性;然而,從上述數字來看,公私營房屋供應的比例,在未來幾年將維持在51比49,既不達到《長策》總供應目標,甚至連公私營房屋比例也遠遠達不到70比30,《長策》可以說成為了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

在公營房屋建設計劃中,預計今個年度出租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應量將會跌至新低,房委會及房協的建屋量合共只有約14,000間。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維持於5.4年,筆者預期,由於供應量短缺,輪候時間很大機會進會一步攀升;再者,由於肺炎疫情肆虐,對香港經濟造成重大的打擊,基層市民將面臨失業潮、開工不足以及減薪的情況,也大大增加了輪候公屋的壓力。整體而言,今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突破「六年」,將毫不令人驚訝。

派錢等紓困措施,無疑可贏得社會一時掌聲,但掌聲過後,問題仍需待解決,值得深思。

此頁最近更新日期 : 2020 年 3 月2 日
 


本會簡介
關於本會
組織架構
屬會名單
職員芳名
工作報告
本會章程
入會申請
支持本會

新聞動態
新聞稿
關注問題
問卷調查
焦點問題

專題文章
專題文章

刊物出版
專題刊物
屋邨簡訊
紀念特刊

政策資訊
公屋政策

房屋數字
公屋通識

聯絡查詢
公屋聯會

私隱政策
私隱政策

公屋聯會 Federation of Public Housing E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