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舊屋邨刻不容緩

公屋聯會總幹事 招國偉 | 2019 年 10 月 22 日

特首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以房屋及土地政策為施政重點,但對於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要求政府重建高樓齡公共租住屋邨,卻予以婉拒,令人失望。

房委會最新公佈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5.4年,遠遠超出政府「三年上樓」的承諾,輪候宗數高達26萬宗申請。政府擔心大幅度啟動舊邨重建,一方面將會凍結不少舊邨的單位,減少編配供應,另一方面須預留新屋邨的出租單位作為接收受重建影響的居民,會進一步削減可供編配單位的數量,令公屋輪候情況雪上加霜。誠然,情況或許如是,由於目前公屋單位資源緊張,顧此必然會失彼,房委會的首要任務是及早紓緩輪候壓力,不過,也不應完全漠視現有公屋居民改善居住環境的機會吧!

房委會於2013年曾就22條非拆售的高樓齡屋邨進行重建檢討,當中不難發現,超過50年或接近50年樓齡的屋邨約有近10條,包括:模範邨、西環邨、馬頭圍邨、和樂邨、彩虹邨、福來邨、華富(一)及(二)邨、坪石邨等。除政府於過去的《施政報告》中宣佈重建華富邨外,其餘屋邨並無重建消息。由於土地的缺乏,目前重建舊邨較多採取「螞蟻搬家」的方法,作原址分階段重建,如房委會的白田邨、房協的花園大廈等,加上項目諮詢及規劃冗長,對於當邨居民日常生活影響甚多,但無奈是沒辦法中的可行辦法。

房委會於2011年,訂立「重建高樓齡公共租住屋邨的優化政策」,考慮重建涉及四大原則,包括樓宇的結構狀況、修葺工程成本效益、重建屋邨的遷置資源,以及原址重建的潛力等,令啟動重建的門檻提高不少;再者,對於這四項原則,公眾一直無從得知達到甚麼標準或分數時房委會才會啟動重建研究,當中的比例分配又應如何。上述多條舊型屋邨中,其實不乏遷置資源,如模範邨、和樂邨、彩虹邨、坪石邨等,在鄰近地段亦正在興建公共出租屋邨,馬頭圍邨可促成房委會與房協協作,共同重建真善美村、樂民新村及馬頭圍邨,方法其實有不少。若然錯過了啟動屋邨重建的黃金機會,相信日後重建的難度會更大,要達到原區安置又談何容易?

而且,重建屋邨後會有增加單位供應的機會,長遠對於增加公屋供應有一定的貢獻。今天政府若只放眼於加快基層市民上樓,妄顧舊邨重建的需要,只會為日後施政埋下計時炸彈,成為另一個房屋政策的嚴重失誤。

 


此頁最近更新日期 : 2020 年 1 月10 日
 


本會簡介
關於本會
組織架構
屬會名單
職員芳名
工作報告
本會章程
入會申請
支持本會

新聞動態
新聞稿
關注問題
問卷調查
焦點問題

專題文章
專題文章

刊物出版
專題刊物
屋邨簡訊
紀念特刊

政策資訊
公屋政策

房屋數字
公屋通識

聯絡查詢
公屋聯會

私隱政策
私隱政策

公屋聯會 Federation of Public Housing Estates